在前一篇文章中,我们提到,在图1
中,如果我们考虑 DF 的中点,会有一些其它的性质.
如图2
,我们取 DF 的中点,连结 PB、PC,则有 PB=PC 且 PB⊥PC(同理,有 PE=PG 且 PE⊥PG).
我们注意到,这个图形只跟下半部分(或者上半部分有关),因此这类题目经常以两个「等腰直角三角形」的形式出现,如图3
:
1. 证明方法
这个题的解决方法也有很多,可以用「倍长中线」,可以构造「三角形的中位线」,也可以构造「梯形中位线」.
1.1. 倍长中线
如图4
,倍长 BP 至 K,可以证明 △ABC≅△FKC,注意这是一个旋转 90∘ 的全等,因此 CB 和 CK 垂直且相等,我们得到了一个等腰 Rt△CBK ,于是它的一半 △PCB 也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.
1.2. 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
如图5
,分别取 AD、AF 的中点 M、N,可以证明 △PMB≅△CNP.注意这又是一个旋转 90∘ 的全等,因此 PB 和 PC 垂直且相等.
1.3. 构造梯形的中位线
如图6
,分别过 D、F、A 作 BC 的垂线,垂足依次为 J、K、L,则有弦图的模型可知,△BJD≅△ALB,△FKC≅△CLA,于是 BJ=AL=CK,DJ=BL,FK=CL.我们取 BC 的中点 Q,于是 Q 也是 JK 的中点,因此 PQ 是梯形 DJKF 的中位线,故 PQ⊥BC,且
PQ=21(DJ+FK)=21(BL+CL)=21BC=BQ=CQ
因此 △PC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.
1.4. 变形
我们需要注意的是,当这两个等腰 Rt△ABD 和 △ACF 旋转到不同的位置的时候,这个图可能看起来变得完全不一样,但是本质上是一个图形,如图7
~图10
:
2. 推广
在图3
中,△ABD 和 △ACF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.如果我们把这个条件进行弱化,去掉等腰的条件,但保持两个直角三角形是相似的,即 Rt△ABD∼Rt△ACF (其实就是 ∠ADB=∠AFC),那么 PB=PC 的结论依旧成立.
这个时候的解决方法和前面也是类似的.
2.1. 倍长中线
这个方法和图4
类似,只不过把要证明的全等变成了相似.
如图12
,倍长 BP 至 K,则
FCKF=FCDB=ACBA
而且
∠KFC=∠KFD+∠DFC=∠FDB+∠DFC=360∘−∠DBC−∠FCB=180∘−∠ABC−∠ACB=∠BAC
因此 △KFC∼△BAC.这是一个旋转 90∘ 的相似,于是 △BCK 是直角三角形,CP 是其斜边中线,故 CP=21BK=PB.
2.2. 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
这个方法和图5
完全一样,BM=21AD=PN,MP=21AF=NC,且
∠BMP=∠BMA+∠AMP=2∠BDA+∠AMP=2∠CFA+∠ANP=∠CNA+∠ANP=∠PNC
因此 △BMP≅△PNC,于是 PB=PC.
2.3. 构造梯形的中位线
这个方法和图6
类似,不过也是要把证明的全等变成相似.
如图14
,△BJD∼△ALB,△FKC∼△CLA,于是
ALBJ=ABBD=ACCF=ALCK
因此 BJ=CK 依旧成立.后面的过程就完全一样了.
我们取 BC 的中点 Q,于是 Q 也是 JK 的中点,因此 PQ 是梯形 DJKF 的中位线,故 PQ⊥BC,因此 PB=PC.
总结一下,我们看到处理中点有两种主要的思路,一个是「倍长中线」,一种是「构造中位线」,包括三角形中位线和梯形中位线.在证明的过程中,还可能会用到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结论.
对于很多题目,这两种思路都行得通.但是一般来说,「倍长中线」的辅助线比较容易想出来,但后续全等(或者相似)的三角形比较难找,证明也比较麻烦.
而「构造中位线」的思路关键在于选对中位线的取法,因此辅助线不太好做,但是后续的证明一般比前一种方法要简单.
对于不同的题目,我们要注意选择不同的方法.
在本文中,我们讨论了如何对正方形(等腰直角三角形)的结论进行推广,我们保留了直角的条件,而去掉了等腰的条件.
那么,我们还可以反过来想,如果保留等腰的条件,去掉直角的条件,那是否还会有这样漂亮的结论?
如果没有的话,是否可以考虑再加上一些条件(就像我们上面加入了相似的条件),再得到比较好的结论?
关于这种情形,我们放在下一篇文章中来讨论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