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前面的三篇文章中,我们探究了和正方形有关的中点问题.在本文中,我们来看一个和梯形有关的中点问题.
和梯形相关的中点问题,主要可以分为「底中点」和「腰中点」两大类.对于「底中点」相关的问题,我们合并到下一篇关于一般四边形的中点问题的文章中一起来讨论.今天我们重点来看一下和「腰中点」有关的问题.
1. 「腰中点」的处理方法
对于「腰中点」相关的问题,主要的思路有两个:「倍长中线」和构造「中位线」.
是不是很熟悉?和前面正方形的处理方法是一样的.
1.1. 倍长中线
如图1
,E 是腰 CD 的中点,连结 AE 并延长交 BC 于 F,则有 △ADE≅△FCE,于是 E 也是 AF 的中点,AD=CF.
这个方法相当于是 △ADE 旋转到了 △FCE,于是把原来的梯形变成了一个三角形.
这个方法同时可以用来证明梯形的中位线定理.
1.2. 梯形的中位线
如图2
,E 是腰 CD 的中点,取 AD 的中点 F,则 EF 是梯形 ABCD 的中位线,于是 EF∥AB∥CD,且 EF=21(AB+CD).
2. 直角梯形的「腰中点」
如图3
,对于直角梯形 ABCD,∠A=∠D=90∘,取腰 BC 的中点 E,则 EA=ED,即 △AED 是等腰三角形.
用上面两种方法,都很容易证明这个命题.
2.1. 一种特殊情况
如果在图3
中加入 AE⊥DE,也就是 △AE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条件,那么 AB+CD=AD.
如果用第1种方法,如图5
,则 DE 垂直平分 AF, △AD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,
AD=DF=DC+CF=DC+AB
如果用第2种方法,如图6
,则
AD=2EF=AB+CD
如果我们在 AD 上取 AM=DC,则 DM=AB,△BAM≅△MDC,于是 △M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.
如果再考虑 AE 与 BM 的交点 P,DE 与 CM 的交点 Q,则有 PQ⊥CD,BP=MQ,MP=CQ.
因为 ∠PMQ=∠PEQ=90∘,所以 EPMQ 四点共圆, ∠EPQ=∠EMQ=45∘=∠EAD,故 PQ∥QD,于是有 PQ⊥CD.
由 PQ∥QD 我们还可以得到 AP=DQ,于是 △ABP≅DMQ,故 BP=MQ,MP=CQ.
事实上,在这个图中,
△ABP△AMP△BPE△PME≅△DMQ≅△DCQ≅△MQE≅△QCE
于是
SABEM=SDCEM
如果考虑四点共圆的话,有 ABEM、DCEM、EPMQ 三组四点共圆,而且这三个圆有公共弦 EM.
2.2. 图形的来源
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图7
,我们就会发现,这个图实际上是「弦图」的一半.
如果再考虑 PQ,那么这个图就相当于嵌套的两个弦图,于是图8
中的结论就显然成立了.
2.3. 变形
如果我们只考虑 △MBC,那么就变成了这样一道题:
如图12
,在等腰 Rt△MBC 中,E 是斜边 BC 的中点,MP=CQ,则 △EPQ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.
利用图8
中的 △PME≅△QCE,这个结论显然是成立的.
2.4. 推广一
如果我们保留 MB=MC 的条件(即 ME⊥BC),如图13
,那么这个时候仍有 ∠AED=∠BMC 的结论成立.
注意到这个时候 ABEM、DCEM 这两组四点共圆依旧成立,于是
∠BMC=∠BME+∠CME=∠BAE+∠CDE=∠AED
或者
∠BMC=180∘−∠MBE−∠MCE=180∘−∠MAE−∠MDE=∠AED
事实上,对于一般的梯形 ABCD,AB∥CD,过 B、C 和 AD 上一点 M 作 △MDC 的外接圆交 BC 于 N,则有 ∠AND=∠BMC.
注意到
∠BAM=180∘−∠MDC=∠MNC
因此上面 ABNM 四点也共圆.
剩下的证明和图14
是完全一样的,只需要把式子中的 E 点换成 N 点就可以.
2.5. 推广二
如果我们保留 ∠BMC=∠AND=90∘ 的条件,过 B、C 和 AD 上一点 M 作 △MDC 的外接圆交 BC 于 N,作 △AND 的外接圆与 BC 的另一个交点 P,则 AP⊥BM,DP⊥CM.
证明中还用到上面推出的 ABNM 四点共圆的结论:
∠DPN∠APB=∠DAN=∠MBN=∠ADN=∠MCN
于是 DP∥BM,AP∥CM,故 AP⊥BM,DP⊥CM.
类似地,如果作 △MBC 的外接圆与 BC 交于 N,与 AD 的另一个交点是 Q,则有 AN⊥BQ,DN⊥CQ.
证明的方法和上面相同:
∠ANB∠AQB=∠AMB=∠QCB=∠MCB=∠MDN
于是 DN∥BQ,AN∥CQ,故 AN⊥BQ,DN⊥CQ.
事实上,对于一般的梯形 ABCD,AB∥CD,如果过 B、C 和 AD 上一点 M 作 △MDC 的外接圆交 BC 于 N,作 △AND 的外接圆与 BC 的另一个交点 P,那么依然有 DP∥BM,AP∥CM 的结论成立.证明过程和前面完全相同.
2.6. 再变形
我们把图20
简化一下,就可以得到下面这个题目:
如图21
,在梯形 ABCD 中,AB∥CD,任取 AD 上一点 M,作 AP∥CM 交 BC 于 P,则 DP∥BM.
这就变成了一个简单的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题目.
我们不妨设 DA 和 CB 的延长线交于 K,则
AB∥CDAP∥CM⟹KDKA=KCKB⟹KMKA=KCKP
两式相除,可得
KDKM=KPKB⟹BM∥DP